文化新知丨露水并不白,為何叫“白露”?
前兩天,白露節氣剛過,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其中的文化知識。
露水本是無色透明的,那為何要稱為“ 白露”呢?事實上,白露泛指的是秋天的露水。古代中國人按照五行思考世界,按照古人的認知,一年的四季和五行及五色有個對應關系,秋季屬金,金對應白色,所以稱秋露為“白露”。
對此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解釋說“水土濕氣凝而為露,秋屬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氣始寒也”“八月節,陰氣漸重,露凝而白也”??梢?,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。
從氣象學角度上看,其實南方的四季和北方的春、夏、秋三個季節都可能形成露水??諝庵锌偸呛幸欢康乃魵?,并且空氣中能容納水蒸氣的多少和氣溫成正比,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的溫度點以下時,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,多余的水蒸氣便會凝結出來。在氣象上,我們通常將水汽發生凝結的溫度點稱為露點溫度。
低層大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凝結,一般多出現在地面氣溫迅速下降的晴朗無云的夜晚或清晨,此時如果附著在草上、樹葉上或其他物體上,就形成了露水。其中,露水在秋季最為常見,因為秋季有利于露水形成的氣象條件較容易滿足。而且由于秋季的日出比夏季晚,露水在草木上停留的時間,被人們看到的機會就更多。但是在夏季,只有起得很早的人們才會見到露水,隨著太陽的輻射增加,露水也會逐漸蒸發。
其實,露水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,白天光照強,農作物會蒸發掉大量的水分而發生輕度的枯萎。到了夜間,由于露水的供應,又使農作物恢復了生機。此外,露水還有利于作物中有機物質的轉化和運輸。